NAPIC: Significant growth in property market transactions in H1 2021

Chester News | 新闻
【疫后楼市】合心意就要下手了槟未来屋价恐破50万

国内房市经疫情一番洗礼,无论发展商还是投资者都变得更谨慎。疫后购屋需求大幅回升,但却逢涨价潮,让部分原本打算推出新计划的发展商暂时按兵不动。发展商直指,因百物涨价及人工短缺等综合因素,槟州未来将很难找到30万令吉的房屋,多数房价恐在50万令吉或以上。
疫情期间房市低迷,槟州过去2年几乎没有看到新楼盘的推出。苦等2年疫情寒冬终于看到一丝曙光,国门重开,经济重启,但却出现了涨价潮。
大马房地产商公会槟州分会主席陈汉明说,疫后经济复甦,所有需求大幅回升,他原本也看好房产市场,很多发展商也有意在今年推出许多新项目,但却面对涨价潮,让部分新项目暂时被搁置。

大马房地产商公会槟州分会主席陈汉明
建筑原料价格上涨
“房产市场目前还不明朗,主要因为建筑原料的价格上涨非常不稳定,同时也有很多东西卡在供应链瓶颈,所以要等到建筑材料物价稳定之后,发展商才会开始新一轮的销售,到时价格方面或许会稍微调高约5至10%。 ”

人力需求将被满足
他接受光明日报专访时说,疫情带来的影响,如百物涨价及人工短缺等综合因素,未来在槟州将很难再找到30万令吉的房屋,市面上的房屋或在50万令吉或以上。
“发展商将根据市场走势调涨价格,未来民众不可能以去年或前年价格买到现在的房子。”
他说,疫情期间边境封锁造成外劳短缺,当时房产兴建也放缓,对外劳需求没这麽高,所以承包商及工友都转向建造厂房赶工,但随著国门开放,外籍劳工也重新被引进,所以他相信建筑业的人力需求可以被满足。
被询及政府所实施的1500令吉最低薪金制会否影响建筑业,他说,目前连普通不熟练的工友月薪都已超过上述数额,该政策不会对建筑业产生很大的影响,但散工则另当别论。
“无论是选择太多或尚对购屋持观望态度的民众,在现今百物价格上涨,加上建筑工友短缺,不要持有等屋价下降的心态,如果看见合意的房屋,就要购买了。”

投资者等利好消息
他预料未来的房市是购屋者市场(buyers’ market),但经过疫情的洗礼后,购屋者会特别小心,会在货比三家后才出手。
他提及,房产可说是目前最稳妥的投资,投资者目前持有观望态度,他们或是等待国际发展趋势,一旦有出现利好的消息,他们肯定也会再次入场。
房屋设计改变 居家办公两宜
因疫情而催生的居家工作或学习模式将改变未来的房屋设计,如今已有发展商开始推出兼具居家办公功能的房屋。
“少数发展商已推出了双钥匙(dual-key)单位,即可作为办公用途,同时还能保有个人隐私和空间。”
“并非所有发展商都会推出双钥匙单位,但未来的屋子设计将会有所改变,尤其让屋内会有个空间办公或学习。”
陈汉明说,因为没有先例,所以始料不及的疫情及行管令让大家开启了居家工作及学习,但也看出了以前发展中在这方面设计的欠缺,而这感觉尤其是在进行视讯会议时,让他更为深刻。
双钥匙保住隐私
“一些职员的家裡空间不允许,导致当他们在打开镜头或麦克风时,就可看见或听见职员家裡的背景‘种种背景与声音’,这也是我们往后在设计房屋方面所需要被顾及的。”
他强调,除了发展商在房屋设计方面的改变外,建筑物周围的基本设施及设备也不可少,其中包括了地区上也需有完善的网络设施,这简直是现代人的基本需求了。
今年首季房产报告 滞销住宅逾3.5万间
根据隶属财政部的国家产业资讯中心(NAPIC)发佈的《2022年首季房产报告》,全国滞销住宅房产有3万5592间,比2021年同期多了8124间。
当中低于30万令吉的有1万零158间(28.5%),30万至50万令吉的有1万零501间(29.5%),50万至100万令吉的有1万零227间(28.7%),超过100万的则有4706间(13.2%)。
在槟城方面,滞销单位从2020年的3043间,增加到2022年首季的5816间。
全国滞销房产 柔槟雪排前三
在2022年首季度的总价值逾220亿4500万令吉的滞销房产中,超过一半是高楼型房屋,滞销数量达2万680间,佔所有滞销房产的58.1%;接著是排屋,有7404间,佔20.8%;其他类型的房产则有7505间,佔21.1%。
全国滞销住宅房产最多的三个州属分别是柔佛、槟城及雪兰莪。
根据NAPIC的定义,在拿到完工及落成证(CCC)9个月后仍卖不出的产业,就会被归类为滞销产业(overhang)。
在疫情期间,除了2021年全国各类住宅房产交易中位价(Median Price)是31万令吉外,2020年及2022年首季度的全国各类住宅房产交易中位价是在29万5000令吉中。
槟州在疫情期间的各类住宅房产交易中位价则是稍有起落,在2020年的中位价是28万5000令吉,2021年上升至31万7000令吉,而在2022年首季度则稍微下滑至31万3000令吉。
